玉林內墻膩子粉廠家
詳細信息
產品摘要
產品描述
內墻膩子粉的類型及適用場景
按功能分類
普通膩子粉:由碳酸鈣、滑石粉等組成,適用於基層平整度較好的墻面,成本低但附著力一般,適合幹燥環境的非承重墻。
耐水膩子粉:添加灰鈣、水泥等成分,具有一定防水性,適合廚房、衛生間周邊等濕度較高的區域,或南方多雨地區的墻面。
抗裂膩子粉:含纖維或彈性添加劑,能減少因墻體沈降、溫度變化產生的裂紋,適用於新房墻面、石膏板接縫等易開裂部位。
按狀態分類
粉狀膩子:需現場加水調配,靈活性高,性價比高,是家裝主流選擇。
膏狀膩子:預混成型,開罐即可使用,施工便捷但價格較高,適合趕工期或對施工效率要求高的場景。
二、施工前的準備工作
基層處理
清chu墻面浮灰、油汙、舊漆膜等,疏松或起砂的基層需鏟除並塗刷界面劑(如墻固),增強膩子與墻面的粘結力。
檢查墻面平整度,凹陷超過 5mm 處需用水泥砂漿預先填補,凸起處打磨平整;陰陽角需用靠尺校準,確保垂直 / 水平。
檢測基層含水率:普通膩子要求≤10%,耐水膩子可放寬* 12%,潮濕基層需通風幹燥後再施工。
材料與工具準備
膩子粉需與墻面基層匹配(如混凝土墻可選通用型,石膏墻需選石膏zhuan用膩子),並檢查產品保質期(一般為 12-24 個月)。
工具包括:攪拌桶、電動攪拌器(確保攪拌均勻)、刮板(寬刮板用於大面積,窄刮板用於陰陽角)、砂紙(80-120 目用於打磨)。
三、標準施工流程
膩子調配
粉狀膩子按說明書比例加水(通常粉水比 1:0.3-0.5),電動攪拌 3-5 分鐘*無結塊,靜置 5-10 分鐘讓其熟化,使用前再次攪拌。
膏狀膩子開封後需攪拌均勻,若稠度過高可加少量水調節(每次不超過 5%),避免過稀導致流掛。
刮塗操作
di一遍(打底):薄而均勻地刮塗,重點填補基層孔隙,厚度約 1-1.5mm,待wan全幹燥(夏季約 12 小時,冬季 24 小時以上)後用砂紙輕磨,去chu浮粉。
di二遍(找平):稍厚刮塗(約 1.5-2mm),用刮板橫向或縱向推進,確保墻面平整,陰陽角線條順直,幹燥後用 120 目砂紙精細打磨,使表面光滑無痕跡。
幹燥與養護
自然幹燥為主,保持室內通風(避免強風直吹導致表面開裂),溫度 5℃以上zui佳,低於 0℃需采取供暖措施(參考冬季施工註意事項)。
wan全幹燥後(通常 2-3 天),用雞毛撣或吸塵器清理表面浮塵,即可進行乳膠漆、壁紙等後續裝飾施工。
四、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
空鼓、脫落
原因:基層處理不當(有油汙、浮灰)、含水率過高、膩子過稀或一次刮塗過厚。
解決:鏟除空鼓部位,重新處理基層(清理、刷界面劑),按標準厚度分遍施工。
開裂、起粉
原因:基層沈降、膩子幹燥過快(強風直吹)、配比不當(水過多)、打磨過早(未wan全幹燥)。
解決:輕微裂紋可局部刮塗抗裂膩子修補;起粉部位需鏟除,重新調配膩子並確保幹燥後再打磨。
透底、不平整
原因:基層顏色深淺不一、刮塗厚度不均、打磨不徹di。
解決:對深色基層可增加刮塗遍數;刮塗時用靠尺檢查平整度,打磨後用燈光側照檢查,確保無凹凸。
五、選購與儲存技巧
選購要點
查看檢測報告:關註 “遊離甲醛”“VOC” 等環保指標,需符合 GB 18582-2008 標準。
按需選擇:潮濕環境選耐水型,新房選抗裂型,預算有限選普通型但需做好基層處理。
儲存方法
粉狀膩子需密封存放在幹燥通風處,避免受潮結塊;開封後未用完的產品需紮緊袋口,保質期縮短* 1 個月內。
膏狀膩子需密封倒置存放,防止表面結皮,溫度低於 0℃時需防凍,避免罐內結冰導致成分分離。
相關產品
x
立即登陸,贊它一下 |
暫不登錄 |